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科研新闻

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学术沙龙暨严龙华教授新书《在地生长——地域文化景观塑造》首发式在福州举行

发布时间:2024-01-11浏览次数:10

1月7日,“城市更新与历史保护学术沙龙暨严龙华教授新书《在地生长——地域文化景观塑造》首发式”在福州举行。福建理工大学校长童昕、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蒋金明到场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国馨线上致辞。仪式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首席策划编审吴宇江主持。

童昕向长期以来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办学成效。他指出,学校发挥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学科优势,积极主动参与服务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立了福建省传统村落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基地,建立了福建省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数据库。以严龙华教授为首的师生团队,长期从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建筑遗产活化工作,先后完成了镇海楼重建设计以及三坊七巷、上下杭、烟台山等一大批具有显示度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再生项目,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体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特色已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张名片。

蒋金明对严龙华教授深耕福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取得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对集三十多年成果的新书《在地生长——地域文化景观塑造》出版发布表示祝贺。他指出,福建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努力绘就城市可持续发展新蓝图,福州是全球5个被授予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的城市。他强调,福建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故乡,福州是洋溢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千年闽都,希望与会人员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全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座谈会精神,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马国馨院士指出,建筑遗产代表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严龙华教授在福建辛勤耕耘三十多年,在遗产保护、城市更新方面取得一系列开拓性的成果,本次会议是对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领域进行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契机。据悉,此前马国馨院士为严龙华教授新书撰写了序言。

严龙华教授分享了新书的创作体会,介绍了自己三十多年来,基于“规划、建筑、园林、营造、场所”五位一体创作观所主持设计的一系列实践案例,从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性保护到城市文化景观个性再造,从乡土文化景观助力乡村振兴到当代建筑地域性表达,多元化多维度阐述了在“创新性保护”的总体思路下,重“点”修“格局”、连“块”组“片区”、织“网”串“社区”、理“轴”构“整体”的实践框架及“城市连接、文化史层揭示、类型学演绎”的具体策略方法,从而在设计创作中建构根植历史、关联当下又面向未来的地域文化景观。他通过近年对福建古城体系的研究,梳理出省内代表性历史性城市的重要保护要素,提出了以街区为切入点,形成古城区整体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实践模式,实现各古城历史景观格局重塑的目标。

学术沙龙上,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厦门大学教授王绍森主持。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规院原院长李晓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同济大学教授钱锋,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园林设计总院名誉董事长朱祥明,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原院长黄汉民,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城市规划与村镇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邹玉昆,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李保峰,清华大学教授王毅,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侨大学教授王唯山,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福建理工大学教授严龙华等专家、学者围绕历史保护与城市更新主题纷纷发表各自见解、分享观点,专业且具智慧碰撞的观点让与会来宾们享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学术盛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教授线上参加活动。与会专家还参观了三坊七巷街区、镇海楼等福州历史文化著名街区。

本次活动自1月6日至7日,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福建理工大学、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福州市工程勘察设计协会承办,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土木建筑协会建筑师分会、福建清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协办。(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供稿)